这次回家将近一个多月,中间还去了一趟北京,伦敦和爱丁堡。

对于伦敦,匆匆几天,无法作一个深刻的评价,第一感受,物价高,地铁和机场线都很怕,希思罗,OMG,真的是破中破,比新西兰的机场都破,但是把人家厕所比长沙黄花机场的要好,比广州白云的也要好。类似澳洲的GST的增值税(VAT没记错的话)20%,我去吃个饭真是贵,还有小费。不是我等屁民能消费的起,只能去华人餐馆(没有服务费)和超市Tesco Sansibury这些拉,M&S类似Target Kmart,可以买些小礼品,比如英国特色的帽子。伦敦的两点,或者说任何地方旅游的重点一定是天气要好,然后Bigbus,全部解决了。而且人也舒服。大本钟,伦敦桥,白金汉宫,下次可以去西边去住,宾馆好,然后去白金汉方便,KingsCross就没有必要住了(附近就是大英博物馆和去爱丁堡,玩的比较少)。这次最好玩的,就是误入St Mary 教堂,然后一个十分友好的黑人Bob带着我尽然学了2首歌,一个是Do you remeber last december 哈哈哈哈哈,还有一首Got to be real,我就跑了。

爱丁堡的兰州拉面是最便宜的,但是只能刷微信优惠价格,下次记得要办一个电信卡,没有信号太麻烦了。爱丁堡市中心就一个狮子大街,博物馆是亮点,没见过价格博物馆在一起的,这是我目前见过最好的博物馆了。爱丁堡的那个堡中午1点?2点?会放炮。

对了礼品比如帕丁顿熊可以在剑桥(员工卡),或者机场买。都听优惠的。另外Burry的衣服不错不是Bababury。

北京,感觉下飞机的时候好破,人好少,人好不开心每个。估计是天气的原因,去了颐和园,故宫。怎么说呢?11月确实是淡季,就是有点冷,故宫的票还是很好买的,稻香村的礼盒还是不错的,爸爸妈妈都很喜欢。北大的,进去了,看了学生楼,吹着秋冬的北京的风,又想到刚到北京的画面,突然一下子,时空交错,大学本科,等等的画面全部涌入脑海。北大的里面的很多建筑的感觉和武汉的大学还是很有感觉的。 不过北大的食堂,还是很贵的,也许现在物价都,我感觉如果现在一个月毕业后1W的收入,真的存不了多少钱。想当年,第一个月3K,在武汉还租房子,都每个月还能存点,这,如果现在,怎么活啊。

北京对于我,如果人生中的前任,有一种再也回不去,但是也忘不了的感觉,只能说曾经确实有可能会留在那里,但是现实是,缘分还不够,我确实离开这个位置。

最后就是武汉了,这次不知道陪父母进了多少次医院做各种检查,自己也做了好多检查。最好笑的是,我的老妈,一个我4岁开始,教我如何识别街边做笼子的,武汉女性,尽然去了一个民营医院,被宰了。不过幸运的是,通过小红书,12345,12320,还有一个不知名的科员的指点,2天全部解决,费用也退回部分,老妈也自己当买教训了。最后两位老人表达是,孩子还是要多回家,他们精神上感觉有力量。另外,我自己去了3个三甲,一个民营,我只能说把国外这些老人丢到国内的话,看病,那就是把他们丢到监狱,难度真的有点大,心疼国内这批50后 60后,什么上山下乡,文革,下放,下岗,房价上涨,他们一生几乎是从工业革命的后期到信息化的末期,投胎投错了时间段,然后肉眼可以预计的,他们还要经历养老问题。哎,就这样吧,想得多,预测的多,和当时非典一样,只会徒增烦恼。

小红书,或者社交网络,怎么说,这些回去几个推荐点,只能说有点东西只能就看看,实地考察还是很重要的,或者要去一些这些社交网络没出现就已经火,但是知道今天还火的,说明这些位置的真的能被考验的。

最后,这么多高楼,多年后不会成平民窟吗?好多难看,而且密度那么高。

河南去北京的高铁,发现河南的楼房明显盖的挺好看的,不知道为什么比石家庄,北京 ,武汉都好。

吃了夏氏砂锅,再回来路上买了一瓶矿泉水,我小声对 老板娘说了一句 嚼死了(因为节约的老妈) 嘿嘿,老板娘也小声回复 老人是这样的 嘿嘿 主要是这个老板娘 也不年轻啊(很时髦,还是染的黄头发) 哈哈哈 我下意识的微微一笑 有的时候 社交 就是一个镜子 你在参与其中的时候 不停的让你思考 回应 后来发现 其实老人喜欢嚼 也没 那么讨人厌了 也许就是习惯 下意识要说说

然后 处理父亲的诈骗短信和银行交流 怎么说 每次回武汉 总能因为类似的事情打交 道时不时变成狂暴状态(自己最讨厌的状态,因为我想优雅,不想吵架和高压,我希望是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分的事情 世界和谐)

感慨 这再过十年 估计要回国 给老人养老了哦 希望 马斯克开发机器人 我原意攒钱买个养老机器人给老人养老

又是废话文学+流水账 实在没什么心思去组织前后话语 全当记录 想到什么写什么

最后怀恋 和父母 中山公园 的 晒太阳(如果是在中学的时候多好,他们这代人虽不比现在996,但是我感觉也没少上班)还有 东湖的电瓶车吹风(还是舍得花钱好)